12月28日,小米汽车技术发布会正式召开。会上不仅公布了五大核心技术,还公布了小米SU7系列的部分特性。鉴于各家媒体内容相对零碎,并且存在一些供应链企业对部分自研技术的“认领”,所以小编决定重新全面盘点一下这场发布会以及背后的相关信息。
小米进军智能电动汽车行业,设立了一个非常宏伟的目标:媲美保时捷和特斯拉,打造汽车工业新时代的梦想之车,做好看、好开、舒适、安全的移动智能空间。小米为此决定十倍投入,通过15-20年的努力,成为全球前五的汽车厂商,为中国汽车工业全面崛起而奋斗。而针对智能电动车的五大核心技术——电驱、电池、大压铸、智能驾驶、智能座舱,雷军也公布了相关进展。五大技术集于一身,与全球顶级供应商共同合作,最终小米推出了摩德纳平台架构,设计目标瞄准百项“第一/唯一/最”。
电驱:率先量产装车小米SU7的小米超级电机V6和V6s(800V/275kW/500N·m),分别与联合汽车电子和汇川技术合作研发,峰值转速均为21000rpm。其中,V6s的功率密度已经达到了6.78kW/kg,超越了Model S Plaid(6.22)和Taycan Turbo(5.29)。
自研自产、2025年上车的小米超级电机V8s,则实现了27200rpm峰值转速、10.14kW/kg功率密度、98.11%最高效率以及425kW/635N·m的峰值输出。实验室测试的峰值转速甚至能突破30000rpm,装车后能跑到310+km/h仍有加速余力。这主要得益于创新性采用960MPa转子硅钢片,以及双向立体油冷技术。小米还重新设计了整个定转子,自研SiC电控模块的转换效率高达99.85%。
预研的下一代超级电机,创新采用「激光原位固化」工艺缠绕碳纤维,比特斯拉的湿法缠绕更先进,良率更高,目前已在实验室成功实现35000rpm最高转速。目前小米已实现三代同步研发:成熟一代、研发一代、预研一代,力争成为行业领导者。
电池:小米自研800V碳化硅高压平台,最高电压871V。电池包则是麒麟电池的小米PACK版本,结合CTB车身电池一体化技术,电池包+地板厚度仅120mm,体积效率77.8%,容量上限150kWh,CLTC续航超1200km。而在成熟体系下的最高电量为132kWh,CLTC续航超1000km。
由于麒麟电池采用泄压阀与极耳朝下的电芯倒置,并搭载小米车云协同安全预警系统,电池包内还有17层绝缘防护、14层物理防护、165片气凝胶隔热,双大面冷却面积7.8m?,55°C满电无水冷也能无热蔓延。得益于自建电池包工厂,目前小米是唯一一家采用CTB麒麟电池的主机厂,除此之外都是CTP麒麟电池。
热管理方面,小米推出了高效双模热泵和三热源逐级聚能技术。前者能实现-20℃正常工作,后者则将电驱生产的余热,以及压缩机、加热器的热能逐级聚拢,传递给座舱,最大电池加热功率18kW。最终在冬季低温环境下,实现同级更快的低温空调升温速度、同级更高的低温续航保持率、同级更快的低温充电速度。
大压铸:小米订购了两台海天8800吨HDC系列冷室压铸机,单机重量718t,总重1050t,占地面积840㎡。得益于自主设计了设备集群系统和全套流程标准,包括AB组大压铸+一套传统冲压方案,优化了压铸生产线的高效运转,锁模力也提升到9100吨,单台产能10万件,满足年产15万辆需求。
材料方面,小米材料团队与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合作,自研多元材料AI仿真系统,配方中加入稀土、锆等微量元素,进行了1016万次模拟仿真实验和1550次测试打样,筛选出兼顾强度、韧性和稳定性的小米泰坦合金,其中有30%成分来自循环铝。最终,小米打造出72合1一体化压铸后地板,焊接点减少840处,减重17%,后部还设计了可拆卸的低速/中高速溃缩区以降低维修成本。
智能驾驶:小米的目标是明年进入第一梯队,覆盖全国主要城市。第一期总投资47亿,团队规模超千人,测试车辆超200台,测试里程超千万公里,还具备小米AI实验室的深度赋能。从一开始就采用最新一代的底层算法——BEV+Transformer+占用网络,并全面融入大模型技术。
感知方面带来三大技术创新。第一项“变焦BEV”,动态调节感知范围,像人眼一样变焦。比如自动泊车的算法可以将整个停车场切分成上百万个网格,单个网格大小5cm,从而准确识别地锁的开合状态;城区智驾时,识别范围扩大到160m,单个网格扩大到0.2m;高速智驾时,识别范围进一步扩至250m。
第二项“超分辨率占用网络”,在自然语言模型中加入矢量算法,所有可视物体都模拟成连续曲面的立体物,识别精度小于0.1m,精准判断异形障碍物,降低雨雪对感知识别的干扰。第三项“道路大模型”,可实时生成道路拓扑,像人一样实时判断路面情况,准确生成行驶引导线,效果媲美高精地图。
小米自研了端到端感知决策大模型,并做到了全球首个量产应用,与感知技术创新相结合,能精准泊入单边宽度冗余仅5cm机械库位。硬件部分,小米SU7 Max搭载1颗禾赛AT128激光雷达、11颗高清摄像头、3颗毫米波雷达、12颗超声波雷达以及双Orin-X智驾芯片(508TOPS)。雷军还在发布会上表示,小米汽车将在明年年底前开通100城的城市NOA。
智能座舱:随着小米汽车的加入,澎湃OS的人车家全生态已正式闭环。硬件方面,小米SU7搭载16.1英寸3K中控触屏、56英寸W-HUD(10°x3.6°视角/1500:1对比度/13000nits虚像亮度)、7.1英寸翻转仪表屏以及最多外接两块后排拓展屏(兼容小米Pad/iPad),搭配高通骁龙8295座舱芯片(AI算力30TOPS),实现极致流畅的五屏联动。
体验上,手机用户无需学习即可快速上手。车机界面采用随环境变化的3D数字化车模,外部颜色配置也和实车配置完全一致,内外视角切换也能做到穿梭式一镜到底。主界面采用竖长卡片式布局,SR/导航/音乐等功能横向排列,支持左右灵活切换,自由调节大小,以及多卡片多桌面。下拉控车菜单还可根据近手操作的位置判断主副驾,功能设置也有不同。
其次,车机系统做到了开机快、启动快、响应快、升级快,支持1.49秒疾速启动,座舱OTA整包升级只需3分钟,全车整包升级约半小时。并且全域隐私安全包括TEE OS安全子系统、生态安全隐私架构和全面便捷的隐私管理,做到了专人专用的多账户隐私隔离,以及人车家全生态端到端加密。
第三是手车无缝跨端互联,妙享桌面可一拉全屏,应用生态兼容手机端/车机端/平板端,还兼容米家设备的硬件生态,米家设备同账号免密连接,中控屏、中央通道、座椅后背等位置均支持即插即用的硬件拓展,甚至还支持无线CarPlay互联、AirPlay影音流转,苹果用户也可有极致体验。
基于摩德纳平台架构打造的小米SU7,定位C级高性能生态科技轿车。尺寸方面,长宽高4997/1963/1440mm,轴距3000mm,转弯半径5.7m。3倍轮轴比、2倍轮高比、1.36倍宽高比营造运动比例,28°前风挡+17°溜背车尾+G4连续曲线营造动感轮廓。配合无框后视镜、激光雷达、半隐藏门把手、主动尾翼等细节,以及全车8组风道+17个风口,整车风阻系数0.195,超越昊铂GT的0.197成为全球风阻系数最低的量产车。
考虑到外观已在工信部申报公示,细节设计不多赘述,不过小米显然是希望SU7能够开创全新的家族语言,即便是轿跑造型也可以通过5.35㎡的玻璃面积提供足够的通透感。配色提供灵感取自海平面下60m颜色的海湾蓝、源于雅丹地貌灰色岩层的雅灰、表达大自然含蓄沉稳之美的橄榄绿。其中海湾蓝、橄榄绿还应用于小米14系列和小米手表S3的限量定制色。
设计团队阵容非常豪华,包括首席设计师李田原、外饰设计负责人仇臻(前奔驰德国总部高级外饰设计师,代表作-奔驰VISION EQXX)、内饰设计负责人Shin Muto(前宝马高级内饰设计师,代表作-宝马Z4、X1)。设计顾问更是请来了重量级的克里斯·班戈,他的经典作品想必Bimmer们不陌生吧。
内饰提供三款配色可选——银河灰/曜石黑/暮光红,材料满足OEKO-TEX一级认证,有害物质含量低到让3岁以下婴幼儿直接接触。Nappa全粒面真皮桶椅支持多向电调/通风/加热等功能,135mm腰托高度和三明治结构坐垫保证足够承托,主驾侧翼还内置气囊支撑。顶层天幕双层镀银,隔离99.9%紫外线和99.1%红外线;前风挡更是三层镀银,能隔离99.5%紫外线和97.6%红外线。
有意思的是,小米SU7依旧坚持实体按键,除了三辐平底方向盘,中央通道也布置了实体的启动按键和四组小拨杆,后者自前往后分别对应空调温度、空调风量、电动尾翼以及空气悬架四项功能的调节。中控触屏底部支持磁吸物理按键/旋钮,座椅背部硬件拓展支持22.5W磁吸充电,还和小海豚联合打造儿童安全座椅,可联动座椅和后排平板实现通知和监控。
空间方面,小米选取1.88m假人模型进行测量,前排垂向空间1012mm,后排腿部间隙105mm。后备箱容积也有517L,常规状态进深更是长达1136mm。得益于高度集成的前桥电驱、斜置散热器以及挂载空调总成的一体化压铸铝三角梁,前备厢容积也有105L。音响采用25个扬声器,包括一对主驾头枕扬声器和一个AVAS车外扬声器,支持7.1.4声道和杜比全景声。
三电部分,小米SU7提供标准版和Max两个版本。其中标准版采用400V电气架构,搭载220kW/400N·m的后置V6单电机,百公里加速5.28s,极速210km/h,100km/h刹停距离35.5m;Max为800V版本,搭载220kW前置V6电机和275kW后置V6s电机,综合峰值扭矩838N·m,百公里加速2.78s,0-200km/h加速10.67s,80-120km/h加速1.61s,120-160km/h加速2.5s,1/4英里加速11.13s,极速265km/h。
此外,标准版由弗迪提供73.6kWh磷酸铁锂电池,CLTC纯电续航668km,15分钟补能330km,连带着智驾系统砍掉了一个激光雷达和一个Orin-X芯片,配置上也不会提供诸如空悬+CDC、主动降噪、25喇叭音响、Brembo卡钳、HUD、电吸门、座椅主动侧翼、电动尾翼等功能;Max版由宁德时代提供101kWh麒麟电池,CLTC纯电续航800km,5分钟补能220km,10分钟补能390km,15分钟补能510km。
小米还提供了无限自由度的自定义驾驶模式,囊括了动力/转向/悬架/空力/牵引力/声浪等方面,用户自己的个性化设置也可上传社区分享。方向盘右侧还有一键Boost模式,提供20s扭矩超频输出。刹车采用Brembo前四活塞定钳和打孔通风盘,100km/h刹停距离33.3m,还通过四重冗余保证制动安全,包括踏板失效可长按P挡启动刹车、DPB+ESP双备份、机械液压制动(0.4-0.6g)以及动能回收制动(0.22-0.36g)
底盘采用前双球节双叉臂+后五连杆独立悬架,标配单腔空悬、CDC电磁减震、博世ESP10.1以及DPB线控制动,做到了前后50:50配重和443mm的低重心。小米还全栈自研了底盘控制算法,具备全维智能感知和全局协同控制两大能力,实现了路面状态自适应、弯道姿态自适应、空气动力自适应。而铠甲笼式车身的高强度钢+铝合金占比90.1%,最高强度2000MPa,整体扭转刚度51000N·m/°。
安全方面,全车标配包括前排远端气囊、一对2040mm超长侧气帘在内的7个安全气囊,车身安全满足C/E-NCAP最新标准的五星评级以及C-IASI三G+的被动安全评级,并且小米内部还制定了更严格的64km/h正碰、65km/h-1.7吨壁障侧碰、90km/h-1368kg的70%偏置追尾以及后排Q3儿童假人+80个位置侧柱碰。全系标配16项主动安全功能,设计目标是前向AEB误触发每30万公里不超过一次。小米还自研了全链路无损仿真验证系统和道路数据4D时空标注,拥有中国特色超大规模场景库。
最后再来说一下销售渠道,小米汽车合作签约的首批经销商,来自汽车行业百强商、区域强商以及小米新零售体系内3C品类核心商的14家销服合作商。销售模式充分融合新零售体系的先进经验,以“直营”为内核,充分调动优质社会化力量;以“数据”为基础,追求商业效率和用户体验;以“1+N”渠道模式优先覆盖头部市场,分批次布局全国。目前,2023年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发布的百强商排行榜中,已有超半数提出合作申请。
其中“1”代表小米汽车自建自营的交付中心,覆盖“销、交、服”全场景,在已规划布局的城市实现一城一交付,是服务体验和效率的标杆。“N”代表更多的代理销售、用户服务触点,包含销服一体店、科技生态融合店。而在主流汽车商圈,小米与百强商/区域强商合作,建设销服一体店,经营“代理销售+授权服务”;在核心商超利用既有的3C零售渠道优势,分批次在小米之家引入车业务,打造小米科技生态融合店。
声明:免责声明: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,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与本网无关。仅供读者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